重生1942(重生1942河南大饥荒小说)
重生1942的作品目录
重生第一章重生第二章重生第三章重生第四章重生第五章重生第六章重生第七章重生第八章重生第九章重生第十章重生第十一章重生第十二章重生第十三章重生第十四章重生第十五章重生第十六章重生第十七章重生第十八章重生第十九章重生第二十章重生第二十一章重生第二十二章重生第二十三章重生第二十四章重生第二十六章重生第二十五章重生第二十七章重生第二十八章重生第二十九章重生第三十章重生第三十一章重生第三十二章重生第三十三章重生第三十四章重生第三十五章重生第三十六章重生第三十七章重生第三十八章重生第三十九章重生第四十章重生第四十一章重生第四十二章重生第四十三章重生第四十四章重生第四十五章重生第四十六章重生第四十七章重生第四十八章重生第四十九章重生第五十章重生第五十一章重生第五十二章重生第五十三章重生第五十四章重生第五十五章重生第五十六章重生第五十七章重生第五十八章重生第五十九章重生第六十章重生第六十一章重生第六十二章重生第六十三章重生第六十四章重生第六十五章重生第六十六章重生第六十七章重生第六十八章重生第六十九章重生第七十章重生第七十一章重生第七十二章重生第七十三章重生第七十四章重生第七十五章重生第七十六章重生第七十七章重生第七十八章重生第七十九章重生第八十章重生第八十一章重生第八十二章重生第八十三章重生第八十五章重生第八十六章重生第八十七章重生第八十八章重生第八十九章重生第九十章重生第九十一章重生第九十二章重生第九十三章重生第九十四章重生第九十五章重生第九十六章重生第九十七章重生第九十八章重生第九十九章重生第一百章重生第一百零一章重生第一百零二章重生第一百零三章重生第一百零四章重生第一百零五章重生第一百零六章重生第一百零七章重生第一百零八章重生第一百零九章重生第一百一十章重生第一百一十一章重生第一百一十二章重生第一百一十三章重生第一百一十四章重生第一百一十五章重生第一百一十六章重生第一百一十七章重生第一百一十八章重生第一百一十九章重生第一百二十章重生第一百二十一章重生第一百二十二章重生第一百二十三章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重生第一百二十五章重生第一百二十六章重生第一百二十七章重生第一百二十八章重生第一百二十九章重生第一百三十章重生第一百三十一章重生第一百三十二章重生第一百三十三章重生第一百三十四章重生第一百三十五章重生第一百三十六章重生第一百三十七章重生第一百三十八章重生第一百三十九章重生第一百四十章重生第一百四十一章重生第一百四十二章重生第一百四十三章重生第一百四十四章重生第一百四十五章重生第一百四十六章重生第一百四十七章重生第一百四十八章重生第一百四十九章重生第一百五十章重生第一百五十一章重生第一百五十二章重生第一百五十三章重生第一百五十四章重生第一百五十五章重生第一百五十六章重生第一百五十七章重生第一百五十八章重生第一百五十九章重生第一百六十章重生第一百六十一章重生第一百六十二章重生第一百六十三章重生第一百六十六章重生第一百六十五章重生第一百六十七章重生第八十四章重生第一百六十四章重生第一百六十八章重生第一百六十九章重生第一百七十章重生第一百七十章重生第一百七十章重生第一百七十一章重生第一百七十二章重生第一百七十三章重生第一百七十四章重生第一百七十五章重生第一百七十六章重生第一百七十七章重生第一百七十八章重生第一百七十九章重生第一百八十章重生第一百八十一章重生第一百八十二章重生第一百八十三章重生第一百八十四章重生第一百八十四章重生第一百八十五章重生第一百八十六章重生第一百八十七章重生第一百八十八章重生第一百八十九章重生第一百九十章重生第一百九十一章重生第一百九十二章重生第一百九十三章重生第一百九十三章重生第一百九十五章重生第一百九十六章重生第一百九十七章重生第一百九十八章重生第一百九十九章重生第二百章重生第两百零一章重生第两百零二章重生第二百零三章重生第二百零四章重生第二百零五章重生第二百零六章重生第二百零七章重生第二百零八章重生第二百零九章重生第二百一十章重生第二百一十一章重生第二百一十二章重生第二百一十三章重生第二百一十四章重生第二百一十五章重生第二百一十六章重生第二百一十七章重生第二百一十八章重生第二百一十九章重生第二百二十章重生第二百二十一章重生第二百二十二章重生第二百二十三章重生第二百二十四章重生第二百二十五章重生第二百二十六章正文重生第二百二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二十八章[VIP]重生第二百二十九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一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二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三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四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五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六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三十八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一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二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三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四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五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六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八章[VIP]重生第二百四十九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一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二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三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四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五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六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八章[VIP]重生第二百五十九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一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二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三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四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五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六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八章[VIP]重生第二百六十九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一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二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三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四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五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六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八章[VIP]重生第二百七十九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一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二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三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四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五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六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八十九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二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三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四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五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六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七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八章[VIP]重生第二百九十九章[VIP]重生第三百章[VIP]重生第三百零一章[VIP]重生第三百零三章[VIP]重生第三百零四章[VIP]重生第三百零五章[VIP]重生第三百零六章[VIP]重生第三百零七章[VIP]重生第三百零八章[VIP]重生第三百零九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一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二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三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四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五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六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七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八章[VIP]重生第三百一十九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一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二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三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四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五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六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七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八章[VIP]重生第三百二十九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一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二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三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四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五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六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七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八章[VIP]重生第三百三十九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一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三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四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五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六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六章[VIP]重生第三百四十七章结局[VIP]
求重生为国民*
蒋记黄埔系的领军人物
黄埔系是*国民*与国民*内部一个最重要的军政派系,是*及其*的重要支柱。黄埔系的领军人物、国民*声名显赫的战将,就是黄埔军校一期生胡宗南,同时他也是*最宠爱、最重视的军事将领、心腹爱将。
胡宗南(1896—1962年),浙江镇海人。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此外,胡宗南也是黄埔系中“五个第一”的总揽者,堪称传奇。
一、“哭”进黄埔的上将
胡宗南出生于一户小*店主之家,六岁丧母,家境清寒,但却聪慧好学,读小学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毕业,读中学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窘迫,他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被迫回到孝丰县立高等小学堂担任国文、历史、地理教员。
虽然出身贫寒,胡宗南却胸怀大志,他的抱负、气质和心胸一直很受人推崇。担任教员的时候,除教书外,胡宗南把大多数时间用来阅读古代史学名著,了解天下大事。1921年暑假,他游历了北京、天津、山海关等地,随后便断言10年后,中日必然发生战争,恰好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凭他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他在黄埔军校读书时被公认为“预言家”。
但这位黄埔“预言家”进校的时候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黄埔军校在上海秘密招生时,胡宗南决心报名投考。他十分容易地通过了初试,但在复试资格审查的时候,他却一下子就被从队伍中拉了出来——取消了考试资格,原因很简单,胡宗南身高不足1.60米,而且身材瘦小,身体较弱。
这一结果对胡宗南简直是致命的打击。伤心之后,他慷慨陈词,责问把他拎出来的考官:“凭什么不让我参加国民革命?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个子矮怎么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同样驰骋疆场!校**先生的个子也只有1.68米,校*代表廖仲恺先生更矮嘛!国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喊声惊动了另外一个房间里的廖仲恺,廖仲恺感动于他的这种精神和勇气,于是便写了一张条子,特许他参加接下来的文化考试。一个月后,黄埔一期学生入学考试发榜,胡宗南被列在备取生一栏中。那时的廖仲恺当然不会想到,这个姓胡的小个子后来成了肩扛3颗金星的上将。
进了黄埔军校,胡宗南凭借超人的苦练,又由于是校长*的“老乡”,很快便锋芒毕露。在黄埔军校一期里流传这么一句话:“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说的是一期生里胡宗南是公认军事成绩最好的。这也是他后来被*器重的原因之一,*当黄埔军校校长就是要拉起自己的嫡系队伍,自然处心积虑地从教官和学生中收罗各种人才,当然对于胡宗南这种优等生必定要招致麾下。
二、“天子门生”第一人
虽说进黄埔军校不是一帆风顺,但小个子胡宗南却有惊人的毅力和耐力,在黄埔军校中,他是最刻苦努力的一个。机缘巧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自己的“老乡”蒋校长,并得到了他的青睐,成为他嫡系队伍中的一员。
离开黄埔军校走上战场,胡宗南的才能便充分地展现出来了,并成为黄埔一期学生里升职最快的人。1928年4月参加第二期北伐的时候胡宗南便但任旅长,因战绩突出,多次受奖,11月所部在*校阅中因训练成绩突出,被评为“模范旅”。在后来的中原大战中也建功立业。到了1931年1月13日,胡宗南就升任第一师中将师长,这是黄埔中最精锐的一个师,成为嫡系中的王牌。同时胡宗南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形成黄埔系“少壮派*”,以黄埔系“太子”自诩,居*“十三太保”之首。1936年升任整编后的第一军军长。记者范长江采访他的时候,发现第一军纪律严明,军长生活朴素,特意写过报道《胡宗南将军和他的天下第一军》。在74军崛起之前,第1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力。
耐力也是胡宗南受将器重的一个原因。当年身高不足1.6米,其貌不扬的胡宗南,是黄埔同学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当1925年从黄埔毕业任少尉见习时,他已近而立之年。战乱年间,30岁任军长、师长者不乏其人,而他却仅是个少尉见习,换了别人,也许早脱下军装挣钱养家去了。但他咬着牙忍住了。他有耐心,有手段,有靠山。他终于熬过来了,成了“天子门生第一人”。
对*来说,重用胡宗南还是看中了他的忠心,每次出手对付蒋的政敌,胡行动迅速果断,如在镇压两广事变时,兵行神速。同时*也借此给所有黄埔系师生一个信号,即蒋某人是会重用人才的,黄埔系出身只要*心塌地跟着蒋某人就能飞黄腾达。
三、五个“第一”的崛起
胡宗南是黄埔学生的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军总司令,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获得上将军衔的人。
抗日战争时期是胡宗南的顶峰时期,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机遇,他最终成为蒋校长为至亲的“门下三鼎甲”。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9月2日胡宗南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3日升任第十七军团军团长,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军团长。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勇猛。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开始后,西北胡宗南的第一军的两个师先后到达宝山、吴淞、蕴藻浜一带,与敌激战。胡宗南日夜在战场指挥抚巡,从不离开半步,他的*因此士气旺盛,作战顽强,在毫无工事掩蔽的情况下,遭日军陆炮及空军轰炸,依然能苦战五昼夜,虽官兵血肉横飞,而寸土必争,始终守住阵地,愈战狱勇,胡宗南一声不叫。后来淞沪会战的实际指挥者、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的顾祝同知道了,打电话派*来换防。
经过补充兵员4次,接防换防5次,总算顶住了敌人的进攻。但伤亡极其惨重,李铁军的第一师,旅长先后伤了3个;团长*伤5个;全师除通信连长外,其余均伤亡换人。
*欣赏胡宗南的表现,便在军长之上设立了军团长一职,将胡宗南升为第十六军团军团长。
凭着在战场上的勇猛,本来蒋印象就颇好的胡宗南1939年1月14日晋升为第三十四*军副总司令;8月4日升任第三十四*军总司令,成为黄埔系学生的第一个*军总司令。1945年1月12日就任代理司令长官,辖四个*军、十六个军、四十二个师、五个特种兵团,计四十五万人;7月31日被正式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成为黄埔系学生中唯一的战区司令长官。
抗战结束时,胡宗南更是达到了权力的巅峰。他拥兵40万,势力遍及中原及西北诸省,直达*。一时间,除陕甘宁边区外,整个*西北部都是他的地盘,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北王”。更关键的是,他极为得宠于*,在蒋的“十三太保”中,他说话的分量更重些。到日本投降时为止,能够不等通报直接进去见*的,除戴笠之外只有四个人,就是陈诚、胡宗南、孔祥熙、张群,其他人包括*总司令何应钦都要通报后才能进去,不能直闯。
四、抗日铁骨不叫苦
抗日方面,胡宗南曾做过积极的贡献,1938年9月率第一军参加淞沪抗战,英勇杀敌,在*伤惨重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寸土必争。九月四日夜奉命移守杨行至罗店之线,很快又转进刘行,继续苦战半月之久,才调到昆山进行整补。9月中旬第一军编为十七军团,胡宗南任军团长。10月上旬,奉命守大杨,并增援蕴藻滨,原命胡宗南守七天,以待后方部署完成,但坚守了四十二天。苏州河之役,虽然左右的友军全部退却,胡宗南军部两个师坚守阵地,屹立未动;并且分兵拦击,阻敌强渡,以待援军之至。当时有人说:“桂军十个师只打一天,只有第一军能打,该军两个师阵地,始终屹立不动云云。”11月8日胡部交防于桂军廖磊,奉命开后方整备,很快又奉命守苏州河,苦战数日,才奉命撤退,在转进的途中,忽遭受溯苏州河而上是日军水上挺进队袭击。第一军十六个团,苦战三月余,补充数次,其中团营长以上负伤前仆后补,多至一百多人,连排长几乎没有幸存者。
到了1944年战局危急时,胡宗南统率所部,曾经进援第一战区,击退日军对西安的进犯;后来也曾让所部在贵州遏止日军进攻。1945年3月下旬,日寇进犯五战区,胡宗南指挥豫西各军逐次歼灭之。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宗南奉命在郑州受降,接收豫北豫西等地日军。
在战场上,胡宗南骨头确实比较硬,这也是受*信赖的原因之一。抗战时许多国军将领喜欢一开打就叫苦,求援兵。胡宗南抗战时硬顶日军从不主动求援,受到上级好评。国军高级将领中这样的人只有胡宗南和孙兰峰两个。
五、充当反共打手
当然,作为*的积极追随者,在反共上胡宗南也是积极的。为了防止延安*扩大地盘,胡宗南1941年开始指挥8万*封锁陕甘宁边区。1942年7月23日,胡宗南升任第八战区(朱绍良)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四*军总司令,掌握第八战区实权,屯兵西北,封锁、侵犯陕甘宁边区,号称“西北王”。
随着国民*的冰山崩塌,胡宗南也迅速从其“事业”的顶峰上跌落下来,从陕北败退到关中、从关中败退到陕南,从陕南败退到四川,从四川又败退到西昌,最后,其部几十万军队土崩瓦解,*消云散,胡宗南只身逃回*。
对于胡宗南节节败退,以十倍兵力不能消灭*和*,一般都认为胡宗南昏庸无能,但实际上一方面*确实有过人的军事才能,*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此外胡宗南的胜少败多,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受到*的胡乱干涉,*在军事上的才能远不如*,但却喜欢指手画脚,妄加干涉,可惜胡宗南对他确实言听计从,因此失败也在所难免,可见胡宗南的忠心一方面让他飞黄腾达,迅速成了蒋面前的红人,另一方面也让他在战场上难以施展手脚。此外,胡宗南的*是*的嫡系*,*舍不得使用,每逢打仗能躲则躲,这一方面保全了实力,但同时也缺少了实际锻炼的机会,我们大家都知道,明将强军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不是养出来的,这也是胡败的原因之一。当然,众所周知,胡宗南身边有被*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有**熊向晖侦察情报,胡部所有行动,*了如指掌,失败不足为奇。
胡宗南受到*的器重,乃至踌躇满志,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拥兵百万,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但他志大才疏,不懂战略,对*盲目服从,*被逐个歼灭,逃到*又被弹劾,狼狈不堪。因其是反共的急先锋,所以*对此人十分痛恨,称其是愚忠的“西北王”。但他在国民*中间,生活简朴,不搞*,对部下也算仁义。但是因为站在失败的一边,长期以来成了反面典型人物。其实也算时代的悲剧吧。
六、落寞的晚景
兵败大陆之后,胡宗南的基干*消灭殆尽,当年曾统帅40万大军的他,身边只剩下了6名随从。到了*,又遭到了弹劾。*既不满于胡宗南的丧师失地,同时又感到胡宗南跟随自己20余年,无比忠顺。权衡利弊,*最后决定放胡宗南过关。虽然避免了“军法会审”,但经历了这一场风波后,胡宗南那“西北王”的历史也彻底划上了句号。
1955年9月胡宗南就任“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晋任*二级上将。但由于陈诚土木系一统*,胡宗南再未获重用。1961年胡宗南身体出现高血糖,并且他的薪水只留1/3给自己和家人,其余的几乎都给了部属,以维持他们的生计。后来其部属王应文的儿子回忆说,那时有人到胡宗南家里去,坐沙发都要小心,因为“那个沙发太旧太烂,一不小心会给他坐摇晃”。可见,一生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胡宗南的晚年生活真的凄惨。1962年2月6日胡宗南病情恶化,7日“总统府副秘书长”*奉父命探望,10日*亲自探望,胡宗南激动万分,涕泪交流,14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1962年2月15日以台晋字第一九八号令,“故*二级上将胡宗南,追晋为*一级上将(仅次于*的最高军衔)”,另颁“旌忠状”,“以永垂式范”,*成立以何应钦、顾祝同为正副主任的治丧委员会,移灵台北市极乐殡仪馆,17日公祭,*亲自参加祭奠,发表纪念讲话,挽“功著旗常”;3月13日颁发“褒扬令”;6月9日安葬于台北阳明山纱帽山麓。
无疑,胡宗南是民国史,特别是民国军事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要深入了解民国军事史、北伐战争史、抗日战争史、*史、国共关系史乃至*近现代史,都不能不研究黄埔系,也不能不了解黄埔系的首领人物胡宗南。
重生穿越抗战小说
《重生之抗战悍将》《抗日之铁血山河》《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抗日之商人传说》《抗日之铁血征程》《抗战中的新生》《铁血抗日之1938》《重生之铁血战将》《重生之红星传奇》《国破山河在》《重生之战火谍影》《铁血抗战》《抗日之铁血豪情》《大国1942》《重生之星火燎原》,《血魂1937》《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抗日之虎胆威龙》
本文链接:http://www.donglihc.com/html/879646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