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绵阳师范学院学工部?绵阳师范学院知行楼

绵阳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分别在哪里

一、绵阳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绵阳师范学院有2个校区,分别为北校区和磨家校区,北校区地址为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游仙东路131号、磨家校区地址为绵阳市高新区磨家镇绵兴西路。

二、绵阳师范学院简介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被誉为“蜀道明珠”的*科技城、李白出生地——全国文明城市绵阳。

春秋更迭,爝火薪传。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绵阳师范学院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建校以来,学校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弘文励教,止于至善”的教风,“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累计为*培养了12万余优秀学子。

黄钟轻叩,九皋鸿渐。学校现有高新校区、游仙校区和丰谷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两千亩,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馆等服务设施。现有16个二级学院,5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覆盖9大学科门类。现有高级职称教师446人,博士159人,博、硕士生导师53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15人次,市级人才称号专家4人。现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等教育、*本专科高等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18000余人。

弘文励教,止于至善。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学型、地方型、应用型、师范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师范做强、艺体做精、应用转型”,按照“教师适应课程、课程适应专业、专业适应学生,学生适应社会”的改革思路,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优秀师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立项建设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项,省级“卓越计划”项目7项,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近三年,学校完成各级质量工程、卓越工程、教学改革等项目906项,学生在四川省和*级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39项。

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学校构建了创新教育优秀师资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建有*科协创新工作室、*创造学会实验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学生承担各级科研、创新创业项目1599项,成功申报*专利790项,学生在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省和市级奖励2000余人次,获得“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自主创业项目100余项。

教研相长,服务地方。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着力打造“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三大品牌,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学校建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科普及基地12个,省级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四川省十大历史名人研究中心1个。近三年学校承担*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8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82篇,其中SCI130篇,出版学术著作73部;开展校地合作与服务等项目100余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平武县、壤塘县、三台县等开展教育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组织团队协助当地进行新村规划、产业扶贫等,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特色,助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近三年培训中小学教师达4万余人次。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着力培育校园文化,实施主题教育月、节庆日活动和“一院一品”建设。收集整理*、省非遗项目名录近3000项,场馆教育模式获得全国优秀奖,“梦之声”合唱团多次赴省内外演出,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风采节等系列品牌活动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形成了“博、雅、趣、活”的校园文化氛围。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学院领导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总支*:邹洪伟工作职责:主持全面工作。

邹洪伟,男,汉,196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中区。**员,教授,四川绵阳师院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总支*。研究方向:*建、思想政治教育。

自1989年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先后在《扬州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教育报》和《学校*建与思想教育》等*、省、市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省、市、院级科研课题十余项。

先后被“四川*、四川*、四川省教委*组授予‘四川省高校*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获四川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和获得学院“优秀*务工作者”等十余次荣誉称号。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廖胜工作职责:教学、中心和实验室工作。

廖胜,男,**员,教授。生于1966年3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1994年到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课程结业。主要从事太平天国史、近现代*妇女及妇女解放运动史、近现代转型期*人心态变迁史等问题的研究。已在《史学月刊》、《人文杂志》、《史学集刊》、《天府新论》、《文史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绵阳师范学院企业服务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绵阳市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绵阳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兼教育分会会长。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总支副*:龙武安工作职责:学生工作、就业工作。

龙武安,男,副教授,生于1966年9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四川省委*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本科专业。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和研究20余年,在《*思想研究》、《教学与管理》、《数学教育学报》等*级核心刊物和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就业学读本》著作一部;参编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部,担任副主编。

曾获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市先进班集体班主任老师、学校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省、市、学校奖励十余项。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彤工作职责:继续教育、非师范类专业实习。

李彤,男,副教授。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电话是0816-2200019。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师技能实训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是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质量监控、教学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教学管理的中枢。

教务处负责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教学运行、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风建设、质量监控、实践教学、专业竞赛、师范生技能训练考核等工作,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扩展资料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务管理科的工作职责:

1、负责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教学运行管理,包括*校历、编排课表、停调课管理、日常教学检查、教室的规划及使用等;

2、负责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考试管理,包括考试改革、考试安排组织、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组织、试卷的整理及印制等工作;

3、负责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学籍管理,包括日常注册、电子注册、学籍信息录入核对、毕业资格审核、各类证书的制作发放、学生的学籍异动、专升本等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参考资料来源: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处室介绍

本文链接:http://www.donglihc.com/html/879625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